正文.三、角塊位置
角塊位置的判斷更加簡單。不過在講解角塊位置的判斷之前,先講解一下角塊的編碼代號。UFL是1,ULB是2,UBR是3,URF是4,DLF是5,DBL是6,DRB是7,DFR是8。編碼是為了方便記憶。試想想,「UFL-URF-UBR-DFR-DBL」容易記憶,還是「14386」容易記憶?當然,編碼只是記憶的其中一個方法,編碼的內容也是因人而異。有些人喜歡用ABCDEFGH,有些人喜歡甲乙丙丁戊己庚辛,甚至有人直接記憶各個塊在立體空間中的移動而不編碼,也是可以的,你喜歡就好。用上面的編碼方法只是我的個人習慣而已。
現在給出一個例子:
我示範一次如何給角塊編碼。首先看1號位置(UFL),在這位置的是白紅綠塊,也就是4號角塊(URF)。再看4號位置,在4號的是2號角塊(ULB),於是我們記成142。再看2號位置上的是5號角塊,5號位置上的是8號角塊,再記成158。8號位置上的是6號角塊,6號位置上的是1號角塊,也就是已經完成了一個循環,所以記成16。所以整個編碼就是142-158-16。由於這串數字通常不會超過10個,而且是純數字,所以我就不說任何記憶技巧了,記不住的話只要嘴裡不斷地念「14215816,14215816……」就行了。
也許有人會問,為甚麼不記成「142586」?其實這只是我的個人習慣。我再次強調:記憶是因人而異的。每個人都有不同的記憶方法。對於我來說,記成「14215816」的好處是,如果遇上小循環的情況(1號角塊位置復原,但其他角塊位置還沒復原)的話,有助我判斷應該從哪個角塊開始另一個循環而不容易搞混。另一個好處是,由於實際操作是,我們一次操作是用一個三循環(三個角塊的循環,例如PLL的換三角)完成兩個角塊的,所以實際上,「142586」的操作是142+158+16。在編碼時記下實際操作的做法,可以減少閉上眼睛操作時,中途停頓思考的時間。
那麼開始操作。首先第一步是,完成角塊的色向,順便實踐一下上一章所學的東西。
由於底層只差一個角塊需要逆轉,因此我的操作是:
z'-R2-(R'D'RD)2-U'-(D'R'DR)2-U-R2-z --完成「把頂、底層轉換成OLL形態」,同時完成底層色向
U'-(R'D'RD)2-U2-(D'R'DR)2-U' --完成頂層色向
完成後應該得到這樣的情況:
然後正式開始調換角塊位置……之前,先講解一下所用到的手法。
首先是FSC。FSC是個好東西,活用的話就可以完全解決角塊……
例子:(RUR'U')3-D2-(RUR'U')3-D2
原理在於,(RUR'U')3會造成48互換,另外還包括了23互換(以及23色向轉換),但那會在下一組(RUR'U')3裡面復原。和用FSC完成角塊色向的原理差不多。
再給一些例子:
(RUR'U')3-D-(RUR'U')3-D' --最簡單的例子,485。
U-D2-(RUR'U')3-D2-(RUR'U')3-U' --換成368了。
(R'D'RD)3-U-(R'D'RD)3-U' --底層一個角塊、頂層兩個角塊的情況,要用RD的FSC。
上面是頂層一角、底層兩角,或者頂層兩角、底層一角的情況。另外,FSC還有以下的用法:
(RUR'U')-D-(URU'R')-D-(RUR'U')-D2-(URU'R')
這是856互換。以上的手法可以再簡化成:
(RUR')-D-(RU'R')-D-(RUR')-D2-(RU'R')
利用這個方法,底層的三角互換也不用再轉面了。當然,頂層的三角互換也可以這樣做:
U'-(R'D'R)-U-(R'DR)-U-(R'D'R)-U2-(R'DR)-U
然而……這樣做個PLL換三角不就好了嘛。所以呢,請自行取捨。
回到一開始的例子:14215816
142=214(1→4→2→1等同於2→1→4→2):y'x-RD'RU2R'DRU2R2-x'y
158:y'-(RUR'U')3-D'-(RUR'U')3-D-y
最後剩下16。魔方是不會出現所有塊都復原,而只剩下兩個角塊交換的情況的。出現16這種情況,必定是有兩個邊塊也需要獨立交換,以致出現類似PLL的情況。這種情況需要留待邊塊也完成後,進行兩個角塊、兩個邊塊交換的「奇偶轉換」。
另外,有時會出現這種情況:
這個情況的編碼是:1357,是13 + 57。(不是加起來變70……)
這種情況並非奇偶轉換,因為練過PLL的朋友都知道,角塊是可以在不影響邊塊的情況下,進行四個角塊兩兩交換位置的。
四角交換的情況,除了可以藉由公式解決之外,還可以分拆成兩個三循環(即兩個換三角)解決。
以這個情況為例:13 + 57可以轉換成:135 + 175。你可以自己試試看。總而言之,轉換法則就是:AB + CD = ABC + ADC,不算難記吧?
也有些情況是分成兩個三循環的小循環,例如編碼:135248276,即135 + 248 + 276,1號角塊在中途復位了,你可以直接從2號開始繼續248 + 276。
和色向一樣,角塊的位置也有各種不同的公式。還是那句:選擇適合自己的公式吧。
UR2U'L2-UR2U'L2 --258調角。頗短。
L2UR2U'-L2UR2U' --285調角。樓上的逆向。仔細觀察的話,你會發現這東西同時是樓上的公式前面加個L2的版本。
(R'FRF')3 --13 + 48。做起來很爽,尤其是你看著旁邊那位還在慢慢134+184的時候(不過……你盲擰沒戴眼罩?)。
(RF'R'F)3 --57 + 48。樓上的親戚,做起來還是很爽。
(R'FRF')3-(RF'R'F)3 --13 + 57。樓上兩位的雙劍合壁。先做哪個都沒關係,但別跟下面的15 + 37搞混了(我曾經試過……)。
R-y'-(RUR'U')3-y-R' --15 + 48。看起來很長,其實做起來很快。
R'-y'-(RUR'U')3-y-R --15 + 37。把37換成48而已。
(RUR'U')3-F2-(RUR'U')3-F2 --13 + 57。有轉面恐懼症,或者有信心(RUR'U')3可以做得比y快的朋友可以考慮使用。我比較喜歡這條,因為是我自行發現的=D
M2UM2U2M2UM2U2 --13 + 24。就是邊塊十字交換+U2。
x - M2UM2U2M2UM2U2 - x' --18 + 35。展示一下樓上無分方向性,用任何面作為頂層也OK的特性。
x - UR'U'LURU'r2U'RULU'R'U - x --14 + 23,PLL的四角交換。注意中間是r2而非R2,兩層一起轉。另外一開始和最後都是x。
x' - RULU'R'UL'U'-RUL'U'R'UL'U' - x --也是14 + 23。個人盲解時比較喜歡這條。
……等等等等無限多的公式。
最後講一下Set up和Reverse的概念。有些人叫它做Set on move等等不同的名字,說穿了就是:轉位→公式→還原換位。
給個例子:F2 - x-RD'RU2R'DRU2R2-x' - F2
效果是385的三角交換。原公式x-RD'RU2R'DRU2R2-x'是143,也就是314的三角交換。然而,經過一開始的F2之後,8到了1的位置,而5到了3的位置。於是314便變成了385。很好用對不對?但是要注意:角塊的Set up和Reverse只能用U,D,L2,R2,B2,F2達成。當然U2和U'也是可行的,因為U兩次便是U2,U三次便是U'。然而除了U和D之外,其他面只能轉180度。這是基於方向的考量,基本上和「先做方向後做位置」的原因相同。自己思考一下吧。
Set up和Reverse的應用示範:
R2 - UR2U'L2-UR2U'L2 - R2 --253調角。
UR2U'R2 - y'x-RD'RU2R'DRU2R2-x'y-R2UR2U' --138調角。可見沒有FSC的話,單靠PLL換三角完成角塊是很痛苦的。FSC萬歲!(?)
至此,角塊已經全部教完了。你可以試試看盲解2x2x2來實踐你所學到的東西。
[ 本帖最後由 FlyingForever 於 2010-8-10 15:50 編輯 ]
附件: 您所在的用戶組無法下載或查看附件